【文稿由通識教學部提供】
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4月23日於3107教室,邀請管理學院會計學群助理教授張謙恆擔任「這年頭不投資更危險—股票基本面」主講人。課程以演講與習作的方式進行,讓學生能認識股票的基本面,帶領學生了解如何分析自己應該選擇投資的對象,為未來創造被動收入奠定基礎。
張老師語重心長地指出,現今社會已進入高度發展的階段,伴隨著物價上漲遠超過薪資成長速度的現況,僅仰賴主動收入已難以應對未來生活壓力,甚至可能面臨財產保障不足的風險。因此,認識投資工具及技能,以趁早建立投資觀念,培養財務管理能力,勢必成為現代年輕人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。
(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邀請張謙恆老師「這年頭不投資更危險—股票基本面」/照片由通識教學部提供)
在進入如何分析股票的指標之前,張老師先以生活化的比喻,讓同學建立對「財務狀況」的基本概念,其中以最核心的「會計恆等式」(資產=負債+業主權益)切入,讓即使沒有財經背景的學生也能快速掌握企業財務結構的本質。因此,若要了解一家企業的財務狀況如何,就應該要先解讀該企業的股東權益之狀況。所謂的股東權益,可視為是企業的「淨身價」,反映了一家企業所累積的實質價值,這也是所有投資人最應該關注的核心。
若要綜合分析一家企業的整體「淨身價」,就一定要具備解讀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、權益變動表、現金流量表及綜合損益表的能力。但若止步於知曉如何解讀財務報表,顯然並不能在變化多端的股票市場中站穩腳步。為了讓同學們在有限的時間內,掌握企業獲利能力的計算方法,張老師特別安排小組實作,讓同學們現場分析財務報表數據,實際演算每股盈餘(EPS)、股東權益報酬率(ROE)、流動比率及自由現金流量(FCF)等關鍵指標。同學們在短時間內計算出企業獲利能力的關鍵指標,充分展現了本次講座的教學成效,讓股票基本面分析從理論轉化為實際技能,為未來投資之路奠定良好基礎。
股票固然被視為高風險的投資方式,但在經濟局勢充滿變數的當下,風險與機會並存,唯有主動學習,方能在風暴中逆勢突圍。
(同學們計算企業獲利的關鍵指標/照片由通識教學部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