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訊】
為推廣本土語言並增進外籍學生對台灣文化的認識,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徐富美老師開設「外籍生學台語客家話」課程,吸引來自韓國、泰國、越南、馬來西亞與西班牙等國,共20位外籍學生修課,學生分布於人文社會學院、管理學院與資訊學院等不同科系,以越南籍學生人數最多。
徐富美指出,元智大學位處桃園,為閩南與客家族群交融之地,但多數外籍學生對台語與客家話仍感陌生。期待透過語言為媒介,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台灣多元語言與在地文化,「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,更是文化的鑰匙。」
課程設計以「深入淺出、輕鬆互動」為核心理念,運用拼音輔助教學,搭配師生對話、小組練習與數位回饋工具,讓學生在無壓力的氛圍中快樂學習。課堂中也介紹多種AI學習工具,幫助學生跨越語言門檻,提升學習興趣與成效。
(徐富美老師開設「外籍生學台語客家話」課程,讓跨國學子輕鬆學在地語言/照片由中語系提供)
來自西班牙的學生哈維爾,第一堂課即以流利台語與老師互動。他分享道,我的台語是在公園裡跟阿公阿嬤學的,能在課堂上用台語交流真的很有趣。來自泰國的周毅騰也表示,因為對語言有高度興趣,學習台語與客家話變成一種享受,這堂課像是休息時間一樣愉快。越南學生武氏垂陽則提到,曾在市場買菜時,用台語詢問價錢,攤販阿姨竟未察覺她是外國人,這段經驗讓她感受到語言學習的成就感;韓國學生吳藝彬則認為,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一起學台灣方言,是很新鮮又有趣的體驗。
徐富美進一步說明,課程評量方式多元,期中作業要求學生獨唱或合唱一首台語歌曲並錄影,透過同儕互評促進交流;期末則錄製以台語與客家話對話的影音成果,部分學生甚至加入肢體動作與情境表演,展現極高創意與熱情。
(同學們小組上台練習台客語/照片由中語系提供)
學生的語言背景反而成為優勢。馬來西亞學生林惠芳熟悉潮州話,使學習台語更為順利;越南學生具備漢越音基礎,對於南方漢語系的台語與客家話特別敏感,表現亮眼。徐富美指出,許多台灣學生在發入聲韻尾或雙唇鼻音時常有困難,反而是越南學生能精準掌握。
徐富美說,為強化語言實用性,課程亦規劃校外參訪活動,帶領學生走訪夜市與在地社區,實地應用所學語言,深化學習體驗。透過與在地居民互動,體會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功能,促進文化理解與交流。
「語言不再只是課本裡的知識,而是通往理解台灣文化的真實通道,」徐富美強調,期望這門課程能成為外籍學生認識台灣、愛上台灣的重要起點。元智大學持續深化國際教育與本土文化連結,培育具跨文化理解力的全球人才。
(徐富美老師(中)帶領學生走訪夜市與在地社區,實地應用所學語言/照片由中語系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