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稿由永續中心提供】
元智大學長期將永續與環境治理視為校務核心,繼去年榮獲「第六屆國家企業環保獎–銅級獎」後,今年再度蟬聯「第七屆國家企業環保獎–銅級獎」。此一殊榮,不僅展現元智在節能減碳與循環經濟的具體成效,更突顯學校在教育創新、校園治理與社會責任的全方位實踐。
元智大學所有課程、活動及研究成果均須標註對應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引導師生將學習與研究與全球永續議題連結。以管理學院的「管理學」課程為例,結合SDGs與設計思考,融合AI、美學、社會責任與永續議題,帶領學生從問題發想到專案實踐,並攜手企業開發創意產品,如將醜蔬果轉化為特色酒品,或利用鋼材剩料製作流浪動物用品,將循環經濟理念落實生活與產業。
此外,學校亦設立學士後淨零專班,深入涵蓋綠色科技、清潔生產、材料再生與能源整合,強化學生跨域整合與創新設計能力,為社會培育更多永續專業人才。
(元智大學副校長盧秋玲(右)代表學校出席「第七屆國家企業環保獎」頒獎典禮,並由環境部長彭啟明(左)親自頒發銅牌獎項/照片由永續中心提供)
元智早在十多年前便落實「教室有課才供電」的智慧節能措施,並持續汰換高效照明、變頻空調及具電力回收再利用功能的新型宿舍電梯。宿舍亦規劃全面更新為變頻冷暖空調,並推廣高能效設備採購,111至113年間人均用電下降7%,顯示節能成效顯著。
學校自願性推動溫室氣體盤查並通過外部第三方驗證,亦是取得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認證的大專院校,將能源治理制度化。在再生能源方面,元智將各館屋頂租賃給專業廠商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,以實際行動支持潔淨能源發展;同時,學生宿舍設置太陽能熱水器,有效降低電力負荷,實際減少用電,展現校園能源轉型的多元面貌。
(元智大學蟬聯國家企業環保獎,打造高教永續典範/照片由永續中心提供)
元智落實綠色採購政策,以設備租賃取代購買,並舉辦二手市集與設置漂書櫃。其中二手市集多由學生自主發起,深化資源循環利用觀念,讓永續精神內化為校園文化。同時,學校也協助桃園工業區多家廠商推動碳盤查與能源管理,將專業能量擴展至社區與產業,促進地方產業低碳轉型,擴大永續影響力。
元智大學積極參與「淨零綠生活大聯盟」,推動環保餐廳、環保集點、綠色交通與辦公;113年更導入共享電動滑板車OLOO,鼓勵低碳出行。校園亦舉辦淨灘、環境教育與二手物資交換等活動,將永續理念融入師生日常。
近年來,元智已屢獲「台灣十大永續典範大學獎」、「台灣企業永續報告獎銀級」、「台灣永續行動獎」、「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」等多項肯定,彰顯其在高教永續領域的領導地位。元智大學將持續以教育、校園治理與產業合作三大面向落實永續發展,攜手全校師生推動低碳轉型,並以實際行動回應2050淨零目標,成為高等教育邁向永續的長遠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