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訊】
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,投資人在大起大落的資本市場如何管理資產,益形困難。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因應台灣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,特別邀請富達投資大中華區投資策略及業務資深顧問、被譽為「目標日期基金之父」的鄭任遠發表專題演講,分析投資系統風險的歷史演變,吸引眾多師生參與。
鄭任遠指出,在網路與金融科技高度連結的今日,市場間的互動早已超越傳統假設。過去財務學術多以報酬服從高斯分布為前提建立模型,但現今市場極端事件頻繁,顯示此假設已難以捕捉實際風險結構。隨著全球資金流與資訊網絡的同步化,市場之間產生共振效應,波動被放大、極端現象更為常見,這或許正逐漸成為金融市場的新常態。

(鄭博士利用節拍器進行共振實驗/照片由管理學院提供)
鄭任遠強調,個人最佳策略不一定是系統最佳策略,當眾人行為趨同,市場的韌性將顯著下降。這一比喻生動揭示了現代金融體系中「集體理性卻系統失衡」的現象。鄭任遠並進一步指出,所有資產配置核心在於風險控管,再強的理論模型也只能提供風險的「必要條件」分析,而非「充分條件」的掌握。以股市泡沫為例,不同資產報酬相關性同步攀升,風險指標達到高警戒水準,市場是否會真正出現報酬反轉或泡沫破裂,仍無法被模型確定預測。
鄭任遠曾任富達投資全球資產配置團隊投資長,創立全球首檔「目標日期基金」(Target Date Fund),其對退休投資制度與風險管理的貢獻深受國際肯定。此次演講不僅拓展了學生對金融市場的理解,也體現元智大學對財務金融研究與實務密切結合的特色。
正體中文
Engli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