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稿由通識教育部提供】
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2月7日舉辦「武益天下——詠春功夫的歷史源流與運用技巧」實作型微型課程,特邀詠春拳大師盧師傅擔任講師。盧師傅是葉問的第三徒弟,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詠春拳的歷史脈絡與實用技巧,讓傳統武術文化走進校園。
課程開始時,盧師傅分享詠春拳的核心理念。他指出,功夫的精髓不在於拳法本身,而在於不斷磨練技巧以達至完美。他帶領學生回顧詠春拳的起源,提到這套武術源自廣東,由北方武者在戲劇藝術中融入功夫技巧發展而成,具有實用性與優雅並存的特質。
(盧師傅分享詠春拳的核心理念/照片由通識教育部提供)
講解過程中,盧師傅展示早期練功的照片,詳細說明樁法的基本動作與應用,幫助學生對詠春拳的技術基礎有更具體的理解。隨後進入實作環節,盧師傅教授一系列簡單易學的防身技巧,如應對手指或手腕被抓住時的掙脫方法。他強調,這些技巧以自保為主,注重破壞對方平衡,快速脫身,而非進行攻擊。
(盧師傅詳細說明樁法的基本動作與應用/照片由通識教育部提供)
此外,盧師傅還教授應對更複雜威脅的技巧,例如被人從後方架住雙手或掐住脖子時如何轉身脫困,以及當對方試圖拉扯衣服時如何壓肩破壞平衡。這些實用性極強的技巧設計簡單而有效,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應對危險的基礎能力。盧師傅特別提醒學生,遇到危險時應以逃生為首要目標,並建議喊「失火」比喊「救命」更能吸引旁人注意。
(盧師傅教授簡單易學的防身技巧/照片由通識教育部提供)
活動尾聲舉辦有獎徵答活動,回顧課程重點並鼓勵學生秉持「學以致用」的態度。在熱烈掌聲與師生大合照中圓滿落幕,學生們不僅學會防身技巧,更深刻體會到傳統武術的文化價值與實用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