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園透視

元智大學主管共識營  培育AI人才共創永續未來
Featured

元智大學主管共識營 培育AI人才共創永續未來

【本報訊】

元智大學114學年度第1次主管共識營於2025年8月26日舉行,聚焦於「培育AI人才,共創永續未來」。活動邀集全校一、二級主管及相關教師,透過七大專題報告,深入探討 AI 在高等教育、校園治理、研究創新、國際交流與基礎建設等面向的應用與挑戰。針對校務在 AI 相關作法與發展方向。

在會中邀請張瑞雄教授進行「AI在高等教育的應用與問題」,張教授指出,AI 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推力,涵蓋教學、研究與行政等領域。並指出高等教育正面臨「學位價值質疑」與「技能需求快速變化」的挑戰,而 AI 的導入可望提供新解方。

(元智大學主管共識營,培育AI人才共創永續未來,與會人員合影/照片由秘書室提供)

在教學端,AI 可擔任「萬能助教」,協助學生解題、寫作與語言學習,甚至提供心理支持。研究顯示,學生對 AI 諮商的接受度高於真人對話紀錄,顯示 AI 在初階支持具有潛力。對教師而言,AI 可協助出題、撰寫教學大綱與教材,減輕行政與備課負擔。然而,他同時提醒,AI 的濫用亦帶來學術誠信挑戰,學生可能仰賴生成式工具完成作業,教師亦可能過度依賴 AI 生成研究文本。

AI 在高教的應用趨勢包括:智慧行政服務(如選課問答、智能客服)、校園安全監控、自動化排課與國際案例應用(如密西根大學 Maizey AI 助教平台)。然而,與此同時,倫理與法律議題也日益凸顯,包括資料隱私、著作權、AI 偏見及「AI幻覺」引發的誤導風險。

(會中邀請張瑞雄教授(右)進行「AI在高等教育的應用與問題」專題演講/照片由秘書室提供)

教務處謝建興教務長從招生到育才—AI教育藍圖驅動永續競爭力提出「AI教育藍圖」,涵蓋「懂AI、用AI、創AI、領AI」四大層次:在- 招生:透過360虛擬校園導覽吸引學生。 課程:必修程式課程與雲端運算,推動跨域 AI 學程與國際證照。 教學支持:AI助教與生成式AI融入課程,推動教師社群與教學精進專案。 學習預警:建立學籍狀態與成績預測模型,提早介入輔導。


學務處劉宜君學務長 以AI驅動學務創新—打造智慧支持與永續行動的友善校園食、住、行、育、樂為核心,提出 AI 驅動的學務創新藍圖,旨在建構更智慧、更具永續性的校園生活環境。如食:智慧食堂與惜食教育: 透過 AI 模型進行餐飲需求預測,減少食材浪費並優化庫存管理,未來將導入AI開菜系統,依健康資料推薦菜單,並結合遊戲化回饋機制提升學生的均衡飲食與惜食意識。住:宿舍智慧化與數位管理: AI演算法可最佳化室友匹配,並動態調整房間配置,透過管理儀表板與App提供即時入住率、空房資訊與報修服務,提升透明度與效率。

總務處李伯謙總務長以建構智慧永續校園基礎設施提出「AI能源管理系統」與「AI校園預警系統」。能源管理方面,透過AI控制教室照明、空調與路燈,並與課表結合自動排程;宿舍導入用電儲值與數據監測,提升能源效率。校園安全則利用AI監控異常行為與消防警報,自動辨識與即時通報,強化風險管理。

研發處魏毓宏研發長以AI創新研究,實踐永續願景盤點校內 AI 研究成果,涵蓋電通、資訊、人文學院跨域應用。包括醫療AI(鼾聲預測、白血球分類、認知障礙檢測APP)、人文數位教學與AI倫理教育、產學合作案例(油漆調色預測、智慧床墊)、以及環境永續領域(淨零碳排、氫能、CCUS)。

資服處王任瓚資訊長以打造智慧數位生態,賦能AI應用, 聚焦智慧校園與數位生態建構,涵蓋:AI聊天機器人與個人化學術指導、行政流程自動化與決策支持、智慧圖書館(AI推書與智智君問答)、資安強化與監控、生成式AI沙盒與黑客松活動,推動師生跨領域AI應用。

全球處梁韵嘉國際長以鏈結國際資源,推動AI永續交流,強調AI與國際化的結合,運用AI自動化招生流程與數據分析,建立多語智能客服系統,突破語言障礙;並與國際姊妹校合作AI碩士學程與工作坊,推動跨國教育合作與人才培育。

(學務處團隊獲最佳人氣獎/照片由秘書室提供)

此次共識營展示了元智大學全面推動 AI 的願景,從教育藍圖、學務創新、基礎建設,到研究突破與國際合作,皆以 AI 為核心。教育的核心仍是「人」,AI 應作為擴增而非取代的力量。未來,元智將持續深化 AI 素養教育,強化跨域研究與國際交流,並在永續發展的框架下,實踐「培育AI人才,共創永續未來」的承諾。

Related Articles

元智大學蟬聯國家企業環保獎  教育與實踐雙軌推動永續典範
元智大學勇奪TSAA三大獎 領航永續創新與社會共好
元智大學深化產學研合作 引領產業創新與綠色轉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