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園透視

元智大學產業專題講座 循環永續×淨零商機 以循環思維創造產業新價值
Featured

元智大學產業專題講座 循環永續×淨零商機 以循環思維創造產業新價值

【本報訊】

為呼應全球淨零排放浪潮,元智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系於10月13日舉辦「循環永續×淨零商機」產業專題講座,邀請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資深研究員黃立寧主講,分享循環經濟在企業轉型中的關鍵角色與成功案例。現場吸引逾百位學生熱烈參與,展現年輕世代對永續議題的高度關注。

黃立寧研究員指出,循環經濟已成為企業邁向淨零不可或缺的策略,其核心在於「讓資源不斷循環再生、延長產品生命週期」,藉由創新商業模式與設計思維,降低廢棄物與碳排放,創造經濟與環境雙贏。他以多項國際與國內案例為例,包括Apple使用100%再生金屬、IKEA推動家具租賃與二手回收、以及台積電導入化學品租賃模式,皆展現企業如何透過循環思維強化永續競爭力。

(「循環永續×淨零商機」產業專題講座/照片由化材系提供)

他進一步分析,台灣產業在製造、紡織、食品與電子領域中,正逐步導入循環模式。例如製鞋業建立封閉式回收體系、食品業利用發酵副產物再製為動物飼料、紡織業推動舊衣回收再生布料,這些創新不僅減碳,也開啟新市場機會。根據世界經濟論壇估計,全球循環經濟可望在2030年前創造高達4.5兆美元的經濟價值,成為新世代的綠色成長引擎。

講座中,黃研究員以「一循環思維」呼籲企業與青年學子共同投入永續行動。他強調,循環經濟不只是環保手段,更是企業韌性與產業升級的重要驅動力。未來的化學與材料專業人才,應熟悉生命週期評估(LCA)、碳足跡分析與資源再利用技術,結合AI與智慧製造,發展低碳高值的製程創新。

(「循環永續×淨零商機」產業專題講座/照片由化材系提供)

活動最後,學生們踴躍提問淨零實踐與職涯方向,氣氛熱烈。黃研究員勉勵同學:「永續不是成本,而是未來的競爭力。」透過循環思維,年輕世代可成為推動綠色轉型的核心力量。此次講座不僅深化學生對產業永續的理解,也象徵元智大學在高教深耕計畫中,積極連結產業、教育與永續發展的具體實踐。

Related Articles

元智大學攜手 WiCMA 舉辦「2025 無線通訊量測技術博覽會」 
元智大學原資中心與快樂學習營攜手 以行動傳遞關懷與服務的力量
私校之光!元智大學林志民教授勇奪「國家講座」  十年來唯一私立學者入選